close

TUTschool.jpg

201808~201812我在芬蘭坦佩雷科技大學(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交換,現在是Tampere University,這所學校提供學生很自由的選課方式,只要是你有興趣的課程,就可以選,若是有些比較進階的課程,只要提出你有相關的學習歷程,就可以選擇該門課程,而且這裡的上課方式是不管你是交換生還是在校生,我們都是一起上課的,所以可以認識到在當地唸書的朋友。

在這裡我會分享我當時選修的課程,希望可以幫助到未來想去這所學校交換或唸書的同學有幫助!

芬蘭的選課會分成Period 1 、Period 2、Period 3、Period 4,由於我交換的時間屬於秋季(9月~12月),因此選的課程的開課時間都是Period 1 、Period 2,若是夏季(2月~5月)去交換的則要選擇開課時間是屬於Period 3、Period 4TUT的課程有些是只有一個Period就能修完,也就是在學期中就能結束有的是持續兩個Period,也就是學期末才能結束課程,這裡的課程評分標準是0~5,基本上超過0就算是通過課程,不過具體要求還是得看各課程老師的規定。

我在交換期間修了四門課程,分別是Psychology of Pervasive Computing、Software business、Basic Course on User Experience、User Interface Design 。

1. Psychology of Pervasive Computing 

是一門將基本心理學應用到資訊科技設計中,心理學主題包括人類訊息處理與記憶,決策制定,人類需求與價值觀,情感與動機,創造力,人格,溝通,團體行為,消費心理以及針對特殊群體的設計。老師會給定一些科技的主題像是social robot、software robot、social media等的主題,讓學生去利用心理學層面來考慮設計這些資訊科技,來改善人類的生活。這門課是從Period 1延續到Period 2,每個禮拜除了上一堂課,還有另外的exercise課,芬蘭的exercise課是屬於討論、實作的課程,主要是讓同組的人一起討論共同的主題要如何進行,exercise課總共有六堂,並且會持續到十月中。這個課程會需要繳交兩次書面報告,在期末時也有線上考試,主要考的內容會有一些名詞定義,簡答題,兩篇小論文要撰寫,其實我的小論文都寫得有點白話,不過只要扣緊老師問題的主軸,其實老師都是會給分的,而且這門課的老師在考前會有一個複習課,主要會告知學生考題方向、要撰寫怎樣的答案才能符合要求。

心理學

 老師上到機器人主題的內容,還邀請了機器人一起來跟我們上課,老師透過語音的方式即能控制這個機器人做出相對應的動作(例如:跳舞或打太極)

2. Software business 

這門課只有上一個Period ,一週要去上兩堂課,5個人一組,一起想一個協助人類生活更便利的軟體主題,不需要真的實作出來,只需要用課堂上教授的課程來進行主題的分析,像是商業模式、五力分析或者PESTEL分析,在課程進行中時,大概在十月初,會有一個pitch,各組派1~2人上台報告自己的主題,在這個活動中會邀請一些創業家,他們會針對你的主題給予一些建議,課程結束前要交一個報告,該門課程若是要拿高分,在書面報告要很用心的撰寫,要把自己的組別想像成真的在運行的創業公司,要考量到你們這個產品的目標使用者,並且了解哪些使用情境這些使用者會想使用,以及如何盈利,還有財報分析,這個課程也有線上考試,主要考的內容有名詞定義,簡答題,小論文,小論文的內容其中一篇是課程的內容,另外一篇是小組書面報告的內容,這個課堂中的老師有提到考試的範圍是課堂上的PPT以及書面報告撰寫的內容,我當時也照著這個方向準備,但是考出來的成績不是很理想,可能是因為內容很空泛,沒有扣緊商業、企業層面。

軟體企業

 我們在pitch時所準備的海報

3. Basic Course on User Experience 

這個課程會教你基礎的使用者體驗要點,在Period 1 開課,學期中就會結束課程,這門課主要是三人一組,一起設計一個app讓Tampere的16~25歲的年輕人願意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回饋、意見,在這門課程中要透過訪問、問卷、觀察法的方式去搜集資料,並透過搜集的資料來分析,了解使用者的需求、功能、重視的觀點。此課程也不需要真正實作出app,但在Period 2的User Interface Design 的課程中可以依據User Experience課程中所搜集的資料來設計app,這時候才需要有實際的app頁面呈現,User Experience有六次exercise課程,讓我們與其他人進行討論和互動,會對課程更了解,有兩個階段的書面報告要繳交,只要按照老師的時程安排,且exercise課程都有去,是真的能夠與同儕一起學習到東西,在課程結束也有線上考試,考試內容也是定義,簡答題,小論文,我覺得只要認真讀課堂和exercise課的PPT就可以在線上考試拿到很不錯的分數。

 

4. User Interface Design 

這門課是延續Basic Course on User Experience,在Period 2開課,課程中可以學到設計app頁面需要注意的重點例如:字型、顏色、圖標,還有瞭解一些設計規範,這門課也有六次的exercise課程,可以跟自己組別的人一起上課,透過exercise課程來討論期末的報告,這會是書面報告會需要撰寫的內容,因此經由每堂exercise課就能掌握自己期末繳交報告的進度,exercise課也會教大家如何使用Adobe Experience Design來設計介面,這個課程有兩個階段的書面報告需要繳交,學期結束前會有線上考試,考題我覺得滿靈活的,我印象中有一題會提供你一個網站的頁面,讓你去判斷他是屬於好的設計還是不好的設計,而且要提出原因,為何你覺得好或者不好,在最後一堂exercise課程,小組需要Demo你們的app prototype,並且報告為何會有這個發想,這門課程我覺得相當有趣,因為是真的可以實作出你們在使用者體驗課程所討論的主題。

 

Log in page – 1.png

 利用Adobe Experience Design為我們組的App設計app登入畫面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alentia 的頭像
    Valentia

    Follow my heart

    Valent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